以下文章來源于財經國家周刊 ,作者沈進軍
財經國家周刊國家財經決策智囊,國民投資消費顧問!<新華社瞭望全媒體傳播矩陣品牌>12月26日,瞭望智庫戰略圓桌——“新形勢下的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順利舉辦。以下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研討會上的發言: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改善,汽車進入尋常家庭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巨大的市場需求拉動著汽車產業步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1978年我國汽車產量僅為14.9萬輛,到2017年汽車產量增長195倍達到2901.5萬輛。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連續多年刷新世界汽車產銷紀錄,汽車市場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以2003年“非典”事件為標志,汽車作為最為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開啟了大規模進入家庭的步伐;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沖擊下,國家出臺了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推出了大規模刺激政策,致使2009年我國汽車年產銷一躍突破千萬輛大關,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一大新車銷售國,這一時期,各大汽車生產企業開始加大產能擴建,供給規模進一步攀升。發展到2012年,汽車市場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供不應求的局面,幾代中國汽車人為之而奮斗的“擴大產能、提高產量、滿足市場需求”愿望終于實現,中國正式邁入了汽車社會,汽車市場開始出現了從以產品為主導的賣方市場向以消費為導向的買方市場轉變的拐點,同時,成熟汽車市場中“新增+置換”的特征也逐漸顯現,汽車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從此開啟了艱難的轉型升級之路。進入2018年,汽車產銷出現了近30年來首次負增長,并且下滑的趨勢仍在延續,這充分表明我國汽車市場已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換,并步入到了成熟市場階段。由此,產銷之間、供需之間的矛盾也進一步凸顯,如何發揮好流通的作用,建立高效、暢通的現代汽車流通體系,變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在經歷多年的高位運行之后,我國汽車市場連續三年的負增長由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造成。除去產業周期性、疫情沖擊等方面的影響外,我們認為根本原因是在以買方需求為特征的存量市場階段,產能釋放過度、市場結構不平衡和市場需求不充分的矛盾所致,主要問題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大中城市的發展沒有為汽車社會的快速到來做好準備。2009年以來,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給城市帶來很大的壓力,道路、環境和空間資源不足以支撐汽車發展,交通擁堵成為社會化問題。于是,地方政府不得不相繼出臺“限購”“限行”以及“限遷”等限制性措施和政策,以至于近些年來中央陸續出臺的各項鼓勵和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紅利,也被這些地方性限制政策所抵消。
國家財經決策智囊,國民投資消費顧問!<新華社瞭望全媒體傳播矩陣品牌>
▲2020年12月2日晚,北京,全市路網的交通指數為8.1,城市路網整體運行壓力較為突出。圖為西三環紫竹院街道車流。圖/IC photo
二是,二手車交易不活躍,造成新車銷售和二手車交易比例嚴重失調(國外成熟汽車市場新舊車比例大體是1:2及以上,我國新舊車比例僅為1:0.5)。今年上半年公安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7億輛,已和美國相當;而美國每年新車銷售在1700萬輛左右,二手車交易在4000萬輛左右,也就是說,美國每年的汽車消費在5700萬輛左右,遠高于我國。當前我國二手車市場的主要問題是:交易主體“散、小、弱”,且都是以“經紀”的方式開展經營活動。主要原因是,按照規定,經銷企業經營二手車要按銷售全額的2%征收增值稅,稅賦明顯偏高,而個人交易(經紀)免征增值稅;同時,缺乏二手車臨時登記制度(商品屬性),使得二手車交易不夠便利等,嚴重制約了市場交易主體的培育、發展及市場交易規模的放大。三是,在當前汽車市場處于買方市場的形勢下,汽車生產企業仍延續在計劃經濟時期下“以產定銷”的生產方式。不管市場需求的變化,不論賣得出去還是賣不出去,生產出來的每一輛車,經銷商必須“買單”。由于市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導致大部分車型的市場價是廠家指導價的八折以下,甚至個別車型賣到五折,致使汽車經銷商大面積虧損嚴重,處在“賣一輛虧一輛、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這樣一種罕見而又尷尬的不正常境地,嚴重違反了商業邏輯。四是,汽車消費潛力沒有被很好地挖掘,尤其是農村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一半以上,農村公路里程占全國公路里程近四分之三。雖然汽車市場高速增長,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區域,農村市場開發不足,汽車在廣大農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還很低。隨著三農政策持續實施和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汽車市場是巨大的潛在汽車消費市場。針對上述問題,我們的建議是:一、運用經濟和科技手段來解決道路擁堵,避免硬性采取限購、限行的做法。這是國外大都市通行的做法,也符合“效率”和“公平”的原則。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技術手段已經完全可以支撐用經濟的辦法解決擁堵問題(比如,通過安裝ETC在相應的路段以及相應的時間通過收取“擁堵費”的方式來調節道路的流量),從而達到取消限購、限行的目的。這樣一是促進了汽車消費;二是回應了社會關切,凸顯了“公平”原則;三是“擁堵費”的收取給地方政府帶來了財政收入,可以用來改善道路及停車設施等城市交通基礎配套。二、通過盤活存量來拉動增量,保持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今年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布了二手車經銷企業增值稅由2%調減至0.5%新政,大大激發了二手車市場的活力,新的經營主體如新車經銷商的二手車業務板塊,都在躍躍欲試,依托4S店開展二手車業務,這樣既方便了消費者置換的需求,促進了新車銷售,同時又因擴大了稅基,國家可增加稅收,更重要的是市場得到規范,鼓勵了有序競爭,從而使得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從目前看,0.5%的新政在各地的落地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二手車經營資質的市場準入、在各地稅務部門發票認領困難、車輛登記管理部門對二手車經銷企業按新政開具的二手車銷售發票在辦理過戶時不予認可等問題。我們建議,應盡快督促相關部門和地方落地執行該項新政,并加強新政實施情況監督和效果評估。三、生產企業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以銷定產”。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一直向生產企業呼吁,要改變生產方式,從“以產定銷”向“以銷定產”轉變。四、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從長期來看,廣大農村將是未來汽車的大市場,首先應鼓勵農民購買商用車,通過致富再反哺乘用車市場。這對當前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減輕返鄉農民就業壓力,推動縣級以下區域物流、人流,助力中國自主品牌進一步培育和拓展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空間都有極大的意義。今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流通效率和生產效率同等重要。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都離不開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我們需要更好地發揮流通在汽車產業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降低各類汽車市場經營主體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通過宏觀調控營造有利于流通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構建繁榮和穩定的汽車市場新發展格局。
Copyright©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 備案號:京ICP備09041733號-3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世紀經貿大廈A座23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郵編:100048 | E-mail:weixin@cada.cn
電話:010-88515916
微信二維碼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掃一掃 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