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年會 | 正式官宣!中國“換道超車”的新機遇 汽車智能網聯與數字化的新組織來了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發生百年以來最為深刻的大變革。在智能網聯與數字化浪潮的驅動下,汽車已經由一個機械化的交通工具,轉變為與各個生態相互連通的移動終端,汽車產業的歷史進程正在翻開新的篇章。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一大批顛覆性新技術的逐漸成熟及商業化應用,以及共享經濟、移動支付等商業模式的創新,汽車產業的整個格局也逐漸被打破和重塑,加速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打造創新數字化生態,已經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為了能夠更好地順應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把握汽車產業加速變革的脈絡走向,在“2020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博覽會”期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智能網聯與數字化分會”在科大訊飛、華人運通、法雷奧、英博超算、安永博智隆、車好多集團等眾多重量級企業嘉賓的見證下正式宣布啟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表示:“汽車智能網聯與數字化分會啟動后的首要任務是要凝聚行業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識,然后一同來探討汽車智能網聯與數字化的發展方向。”
智能駕駛,未來智慧城市的連接器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L2級智能網聯乘用車銷量已經達到196萬輛,占乘用車總銷量的14.7%,繼續保持迅猛的發展勢頭。而按照最新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規劃,到2025年,L2/L3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比例將超過50%,2030年則要超過70%。
英博超算(中興通訊一級子公司)總經理田鋒認為,未來智慧城市中能夠將所有新應用連接起來的應該是智能駕駛系統,其中最為關鍵的點,就是做到量產。田鋒介紹,目前英博超算已經實現了兩款車的前裝量產,可以實現特斯拉所有的自動駕駛功能,他們定義為L2.99,要做的就是擁抱消費者,讓70%的消費者都能負擔得起。
至于L3以上的無人駕駛,在田鋒看來,在未來一定是一種service(服務),而不是一種功能。“這就像在高速上跑120公里/小時是一個道理,只有具備了5G、V2X傳感器,對道路做了很好的傳感,做了很好的數字孿生,把正確的信息傳遞給你,在這樣的氛圍中,你才能享受L3、L4、L5級的無人駕駛服務,消費者是需要為這樣的服務進行付費的。”
作為全球排名前十位的Tier1大廠,法雷奧對于智能網聯汽車也有著較為清晰的判斷。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表示,按照法雷奧內部的預估,到2025年全世界將會有超過6億輛的智能網聯汽車,這與《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中50%的比例大致相同,而且除了娛樂、媒體、導航、安全等相關功能外,智能網聯汽車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減少交通擁堵,提升行車效率,減少能耗以及排放。
顧劍民認為,今后的汽車產業,因為很多新的出行模式、出行場景的出現,會讓很多Tier1、Tier2和OEM之間的界限和定義變得越來越模糊,這個其實是給汽車行業帶來新活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以前,像中興、百度、華為這樣的企業可能跟汽車并沒有太緊密的聯系,但現在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探討智能網聯,就是汽車行業真正令人興奮的地方。”
智能汽車,中國換道超車的新機遇
華人運通智路科技總經理儲林波從整車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汽車智慧進化的“新四化”最核心的還是應用,應用是驅動技術和架構進行迭代和升級的關鍵。而且這樣的升級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智能座艙,第二階段是單車自動駕駛,第三階段才會發展為協同自動駕駛。
儲林波表示,自動駕駛想要商用化,有兩個很關鍵的因素一定要解決,一個是安全員,一個是標注員,這樣才會得到更為充分的發展。而且與過去的傳統汽車不同,未來整車的硬件、軟件、服務一定是打通的,這也將會是軟件定義汽車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閉環。
以華人運通推出的第一款車高合HiPhiX為例,整車包括536個傳感器、300多個執行器以及6大計算平臺,6個域控制器下面分別對應不同的硬件和功能進行相應的連接,針對軟件開發、開源軟件、數據處理做了很多相應的部署。而在云端,華人運通則是采取了“小前臺,大中臺”的架構設計,一方面可以保證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的協同、共享,同時也可以做到快速的軟件迭代和開發。
“對于中國的主機廠來說,我們認為這可能不僅僅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遇,甚至是一個換道超車的機遇。智能汽車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新的突破點。”安永博智隆戰略咨詢合伙人朱琳表示,“對于很多零部件企業來說,自動駕駛也存在著很多本土化的優勢和壁壘,比如高精度地圖、數據云端服務,就存在著很大的機會。”
未來,隨著智能駕駛滲透率的逐步上升,從零部件的角度來說,會存在著很多迭代和升級的需求。比如和通訊相關的,以太網以及相關的硬件;和自動駕駛相關的主芯片、通訊芯片;以及可不斷升級和優化的感應硬件、激光雷達、攝像頭,這些都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需求規模,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而對于整車來說,實際上現在就已經到了換道超車最為核心的時間點,朱琳認為,很多優秀的嶄新的民族品牌正在逐步崛起。
以人為中心,數字化升級助力汽車流通
但正如懂車帝行業研究部主任李延東所說:“不管是傳統汽車,還是智能網聯汽車,最終面對的都是消費者。所以如何能準確洞察消費者的行為,做好數字化營銷以及數字化服務,其實才是至關重要的。”
上海電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朱卓敏表示,他們現在專注于能源數字化AI的技術研發,其實就是希望能夠助力電動汽車的銷售,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服務及體驗。朱卓敏介紹說,現在電動汽車38%成本來源于電池,如果有辦法讓消費者不用去承擔這個成本,那么一定會在行業內帶來一個巨大的“鯰魚效應”,讓電動汽車的價格大幅下降。
所以同蔚來汽車的理念一樣,電享正在基于“車電分離”模式與很多主機廠以及合作伙伴進行大量的探討,如何通過數字化、AI算法來解決電池保險、租賃費用轉移以及二手車的問題。在朱卓敏看來,“電池資產管理只是一個起點,更多的是過渡階段。”而在未來,這套系統會真正形成電動汽車的融資租賃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具價值、更為便捷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在二手車領域,互聯網化、數字化同樣是大勢所趨。數據顯示,整個2019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增長了8%,其中有50%來自于互聯網平臺的增長。根據判斷,未來5年之內,中國每年新增二手車的數量大約在800萬輛左右,年銷量有望增長到3500萬輛左右,和現在相比還有超過2000萬輛的增長空間。
車好多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經理于瀚認為,“未來二手車的電商化是大勢所趨。”根據測算,他表示未來65%的二手車交易應該是在線上完成的,而且或許在5年之內,汽車的買賣就可以像現在在電商平臺買衣服一樣,便捷順利地完成。
基于這樣的判斷,車好多集團一直在做的兩件事:一是用數字化的手段、用AI的技術算法去對每輛車進行估價和定價,讓二手車的價格變得更加透明;二是通過推薦邏輯,通過對消費者整個維度的計算,為消費者進行更加精準、更加心儀的車輛推送,從而推動和加速整個交易的成交過程。從試跑的效果來看,到目前為止,接入車好多集團的車商整體線索量提升了30%,成交量增長5倍,成交速度增長50%,提升效果顯著。
所以,就像騰訊副總裁鐘翔平在大會發言中所提到的,“以人為中心,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是汽車流通行業數字化升級的核心目標。”為實現這一點,需要借助數字化工具實現營銷服務的全域觸達,與用戶建立多觸點連接,并實現用戶服務能力的提升和閉環,為消費者帶來連貫的、個性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