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東汽車:未來經銷商是基于共享出行、移動出行的產品交付服務提供商
潤東汽車集團董事長楊鵬作為經銷商代表,面對充滿未知的2017年乃至隨后的三五年,回答行業關切問題,從中管窺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在由大變強路上的所思、所感、所想。
潤東汽車董事長 楊鵬
車市潛力增信心
在楊鵬看來,剛剛過去的2016年,不同于2015年的浮躁、焦灼、盲目、沮喪,是經銷商反思審視、重塑信心的一年,包括他在內的很多投資人看清了很多問題、理順了多重關系、堅定了發展方向。
2016年,中國車市的低開高走給了行業驚喜。楊鵬認為這個驚喜并不完全歸因于小排量購置稅優惠政策透支市場的結果。“雖然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消費整體增速放緩,但相比持續上漲的房價、物價,汽車是為數不多價格持續下滑的商品,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年均降幅約在10%,而此時又適逢中國汽車消費升級換代階段,被壓抑的消費力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轉向汽車。”
不過,如今車市的驚喜已無法相應轉化成利潤的驚喜,經銷商這次的轉型過程格外痛苦和艱難,而這也是行業走過初級階段進入全新發展階段的開始,此時信心顯然比黃金更重要。
除了來自市場的信心,楊鵬認為,隨著中美兩國汽車流通業交流的加深,中國經銷商越來越意識到在綜合管理能力的專業化、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的完善、客戶需求的挖掘和滿足等方面與美國存在不小的差距,這是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也是經銷商發展的市場機會。這里所說的機會既有低價獲得超常規擴張規模的機會,又包括獲取各類發展資源,將其轉化為持續發展動力的機會。
商業模式難撼動
4S店將被電商顛覆的論調在2015年甚囂塵上,但時隔一年卻鮮有人談及。對此楊鵬指出,電商沒能兌現當初的顛覆狂言,并非在于價格優勢不大,而是沒能解決好三大問題:一是運輸成本沒能降到最低;二是交付流程沒能實現更簡單、更直接;三是用戶期望的購車體驗無法實現。然而,反觀4S店,這一經過歐美市場數十年檢驗的成熟商業模式,恰已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4S店模式的商業邏輯在于金融工具。全國兩萬多家4S店如同廠家的倉庫,產品還沒賣出去,錢就已經回流到廠家,其背后是6000億元的現金流作為支撐產業運轉的血脈。輕資產運作的理念至少目前在汽車業很難走得通。”
角色轉變進行時
楊鵬認為,經銷商雖能避免4S店模式短期內被顛覆,卻無法回避未來在產業鏈所扮演角色將發生顛覆式轉變。為應對挑戰,經銷商要搭建一條覆蓋從新車、售后到置換完整產業鏈的交易場景,并持續改善消費體驗,否則很難支撐后市場服務的延伸。
楊鵬堅信,未來的經銷商不再只是賣車,而是基于共享出行、移動出行的產品交付服務提供商。正因如此,楊鵬高度關注中外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共享出行趨勢。他認為,新能源汽車一定是汽車業未來的方向,但目前投資風險與機遇并存,自主品牌雖然銷量增長不低,但在技術研發上要加大對跨國車企技術儲備和技術布局的研究和判斷。
當經銷商變身產品交付服務提供商時,4S店會發生什么變化?楊鵬用“簡約風格化、私密性、黑科技、空間功能化”幾個關鍵詞加以描述:“未來4S店可能會引入幫助用戶了解產品的VR直播體驗區、舒適簡約的生活化功能區,讓各類生態圈在4S店實現交互共享。此外,基于信息區塊化管理技術,4S店對本區域內用戶關系、密度、顆粒度有著清晰掌握,以便定制個性化的營銷及服務方案。而這背后是涵蓋全業務流程的大數據系統的支撐。”
近兩年,潤東已與滴滴、阿里、神州租車等多家異業公司展開合作。楊鵬說,目前經銷商看似與這些平臺有業務沖突,但未來更多是競合的關系,各方組成相互交叉的生態圈。但無論怎么合作、創新,經銷商都不能忽視持續打磨優化自身的管理水平、流程標準以及為用戶持續提供價值的能力。
對于未來三五年的判斷,楊鵬給出的預測是,中國汽車經銷服務業將達到十幾萬億元的規模,其中會誕生一家兩三千億體量的超級經銷商,三到五家千億規模的大型經銷商,在這其中潤東希望成為領先世界的豪華汽車綜合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