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首次明確新能源發展規劃
這家在新能源領域已經耕耘了15年的自主企業,再一次向外界發出了吶喊,“到2020年銷售20萬輛。”這也是奇瑞首次公布其新能源發展規劃。
“奇瑞新能源計劃在2020年實現20萬輛的銷售規模,成為國內技術領先、產品格局合理、營銷商業模式創新的自主領先企業。”8月30日,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立新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奇瑞汽車在新能源方面的發展規劃。
該規劃涉及了產品、平臺、技術以及零部件等諸多方面,并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將成為與國內傳統車市場和國際市場同等重要的奇瑞三大主力市場之一。
理想是遠大的,但現實卻有些殘忍。今年1-7月,奇瑞新能源共實現銷售6243輛,僅僅是其年度目標的三分之一。要想實現規劃中的目標,奇瑞新能源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技術沉淀產品先行
8月30日,40輛奇瑞eQ純電動車和2輛艾瑞澤7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奇瑞大連工廠集結。5天后,這批新能源車將正式交付給大連市政府,用于201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與會嘉賓的接待。
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金弋波說:“好像大家挺長時間沒有聽到我們在新能源方面的聲音了。其實,奇瑞是國內最早開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第一批企業。”
其實,早在2009年,奇瑞就向達沃斯論壇交付了110輛節能與新能源車,當時的車型是奇瑞A5(BSG)混合動力車和S18純電動車。當時代表奇瑞的新聞發言人正是金弋波。
六年后,金弋波再次分管奇瑞汽車公關傳播部門,而當時交付的兩款產品已經從市場上淡出了。
如今,積累了15年新能源開放經驗和600多項專利技術之后。奇瑞希望通過產品再次助推新能源板塊的啟航。
此次交付的eQ純電動車,自2014年底上市以來,累計銷量已達3000余輛。此前,這款車也通過競標成為了中南海的機要車。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奇瑞新能源的產品實力。
而基于艾瑞澤7開發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也將于明年正式量產上市。這款產品的百公里綜合油耗僅有2.2L。油電混合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另一款純電動汽車艾瑞澤3 EV也將在2017年投放市場。艾瑞澤3 EV最大續航里程為260km,新車外觀造型基本與汽油版車型保持一致。
目前,奇瑞已經形成了小型純電動、中型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和電四驅四大新能源整車平臺,以及A級以上產品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A0、A00產品以“純電動+增程”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產品布局思路。
銷售前景依然面臨考驗
盡管從2000年就已經開始了新能源產品研發,但奇瑞的新能源產品卻并沒有真正被市場所接受。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中,奇瑞新能源的銷量占比為10%,在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三。但據負責銷售的奇瑞新能源副總經理孫衛健透露,在奇瑞新能源1-7月的銷量中,能夠享受國家補貼的eQ電動車銷量占比不到一半,另一大半的銷量來自于不能享受國家補貼的低速電動車。
今年奇瑞新能源的銷售目標為2萬輛,1-7月份僅完成了三分之一。顯然,孫衛健身上的壓力相當重。
孫衛健介紹,目前eQ純電動車90%是私人用戶購買,主要市場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限牌城市,目前銷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受制于配套電池的產能問題。但不得不承認,市場認可度確實是個問題。
今年是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關鍵節點,按預期,到2015年將實現50萬輛的保有量規模,但目前50萬輛的目標幾乎很難實現。“很多試點城市做的并不好,下半年會有一些給力的政策出臺。”孫衛健希望利用部分限購城市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在三、四季度來一個沖量。
干等政策利好并非解決之道。目前,奇瑞新能源已開始與多家純電動分時租賃公司展開合作。高立新坦言,“我們和易到以及博泰的合作并不是排他性的。”
此前奇瑞與易到和博泰共同組建了易奇汽車公司,開發和生產“只租不賣,生來共享”的電動汽車,這項合作也被譽為車企和互聯網公司結合最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之一。
不過,奇瑞的新能源發展規劃中并未提及如何解決用戶的充電問題。
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產品和價格已經不再是困擾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最重要因素。解決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車時遇到的充電難,充電樁安裝難等障礙,將成為消費者選則新能源車時的重要考量。在這方面,工程師思維的奇瑞顯然還需要加把勁。
新聞聯系人:
文思婧 13811243659 wensijing@cada.cn;
張 馨 13488885478 zhangxin@cada.cn ;
馮偉建 13124741461 fengweijian@cada.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