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公益課堂|疫情下中國車商的“危”與“機”課程回顧
2020年4月4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老師如約而至。本次公益課中,崔東樹老師以中國車市面臨艱難發展期、疫情對汽車行業影響、疫情下車上的危與機三部分作為分享話題,崔老師全面分析了行業數據、行業政策及市場發展的危與機,分享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和產業化建議,并對在線觀眾提出的各種問題一一答疑解惑。
崔東樹,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高級經濟師。30余年汽車行業從業經驗,主要專注于政策研究和市場研究,建立乘聯會綜合數據庫,為廠家和行業提供及時、完整、多口徑的數據體系和信息服務。那么這堂直播課中,崔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觀點呢?以下為直播課程的精彩回顧:
一、 中國車市特點
中國車市自18年開始由高速增長回歸低速增長,但仍領先全球車市整體增長速度。新車市場中由于消費升級導致車市進一步分化,呈現高端高增長、低端劇烈下滑,其中豪華品牌和suv持續走強。而二手車市場中主流車源是由于前期消費群體置換產生的,總體的二手車價格均價大概在6萬元左右,其性價比高,實用性強。
二、 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新冠疫情逐步成為全球的災難,疫情對于實體商業零售行業、制造行業都會有較大影響,目前全球范圍內的主要汽車生產國德國、法國、英國等確診病例不斷上升,導致汽車產業鏈中的生產端充滿著不確定性,主營外國生產的汽車的企業會受到較大影響。
疫情下企業經營管理也面臨著經營受阻、成本上升、市場受阻、人心渙散等難題。
但我們判斷:
1、 疫情屬于突發事件,對汽車行業發展造成的是短期波動,不會改變中國汽車市場長期發展趨勢;
2、 消費者購車需求暫時延遲,但不會消失,疫情結束后會因消費者個性化出行、安全化保障等要求導致需求逐步釋放,對車市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三、 汽車行業的刺激政策
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等,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等政策的出臺,會激發汽車市場活力,促進汽車消費,從而推動汽車行業發展。尤其是二手車稅收的改革,會使具有硬件設施、人員配置、完整售后服務體系等優勢的經銷商集團的二手車業務有一個較強的發展態勢。
四、 應對疫情的對策
1. 面對疫情,首先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2. 要及時轉變思維,變革商業模式、品牌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和資本運營模式等;
3. 加強市場營銷,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經營效率,提升執行力;
4. 優化供應鏈能力;
5. 調整業務結構,轉變業務增長模式,打造品牌;
6. 拓展營銷渠道,適宜的開展線上及直播渠道;
7. 構建共生體、多聯體,抱團取暖,保持協同發展;
8. 要與行業協會保持溝通,及時了解政策動向。
五、 給車企的建議
1. 做好短期市場的應對措施;
2. 提升線上運營能力,適度投入線上運營平臺,完善遠程服務系統;
3. 進一步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動消費者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