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街要做到經銷商的黏度最大化
從積極與易車、汽車之家、優信拍等電商開展多種合作,到不惜重金自建電商平臺——龐大電子商城,作為國內汽車流通行業標志性企業的龐大汽貿,在經銷商+互聯網的路上絕對是家敢于吃螃蟹的企業。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龐大汽貿愈發感到,合作與自建這兩條道路的前景都不容樂觀,并未如期獲得交易量的明顯提升,必須再多條腿走路。
在“互聯網+經銷商共建汽車街電商平臺”的簽約儀式上,龐大汽貿再次走到行業前列,成為首輪簽約企業。作為簽約經銷商的代表,龐大汽貿總裁李金勇以“了解而不恐懼,擁抱而不拒絕,聯合而尋共贏”為題,闡述了加盟汽車街的初衷。
追求市值還是盈利
從蘇寧和京東的業績中透露出什么?在李金勇看來,二者的業績體現了傳統思維與互聯網思維的差異。“2014年,蘇寧營業收入228億元,凈利潤8.6億元; 京東營業收入187.94億美元,凈利潤為-8.13億美元。蘇寧的市值為1018億元,而京東的利潤是負的,市值卻達323.24億美元,超過了蘇寧。蘇寧與京東的不同,就是我們傳統經銷商與電商的差異。”針對此,李金勇提出一個問題,“公司未來應該追求市值還是盈利?”
在李金勇看來,互聯網思維與傳統汽車人從事汽車電商有著顯著區別,概括說來是前者善于講故事、虧錢買流量、做大市值、周而復始,不苛求直接盈利; 后者則立足傳統業務,用互聯網抓取潛客、服務現有用戶,追求實現業務盈利。二者的思維方式瑕瑜互見,需要結合汽車行業的實際融合互補。
補貼式營銷會自食惡果?
對于互聯網泡沫在汽車業越吹越大的現實,李金勇認為,互聯網公司最擅長的補貼式營銷早晚會自食惡果。當互聯網泡沫崩裂的時候,大家就會反省。但什么時候崩裂?現在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補貼式營銷或許可以加速傳統行業的革新,但也可能會破壞行業正常的生態秩序。
實踐證明,現階段消費者青睞電商賣車看重的是價格。李金勇認為,電商動不動就祭出巨幅優惠這種低價包銷的方式無異于飲鴆解渴,更像是一錘子買賣,既無法改變購車習慣,也沒有提供更多增值的空間。
練內功,聚合力是前提
經銷商對于“互聯網+”的認識普遍存在誤區。李金勇認為,首先,經銷商忽視了基于互聯網技術去改造基礎運營,互聯網帶來的應該是運營成本的降低、銷售效率的提升、客戶關系更好地維系。
其次,練好內功才能在未來的“互聯網+”大潮下生存下來。過去經銷商練的基本都是外功,如今更重要的是內功。所謂經銷商的內功,既來自于提高包括維修、服務質量在內的軟實力,也來自誠信經營、透明服務,同時減少客戶的過度消費。
第三,當下的時代主題是資源互補和整合,經銷商如果聯合起來會有非常大的合力。經銷商有標準的4S 店,有經過嚴格培訓的專業服務和技術人員,有正規的零配件供應體系,更容易取得客戶的信任,但這一最寶貴的資源卻被忽略了。“我們了解汽車行業的痛點,這個是未來汽車街發展可期的前提,我們只是缺乏真誠的合作、思維的創新、模式的落地。龐大之所以選擇汽車街,也在于汽車街能夠解決我們多方面的痛點。”李金勇說,假如汽車街未來真正做到了經銷商的黏度最大化,那么產生的商業機會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