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中國二手車質保服務發展報告
2005年,國內二手車需求產生,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奧迪等主流車廠,以4S店為業務平臺,相續開展二手車收購、置換、認證等二手車業務。2006年,新《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二手車交易規范》等法規的相續實施,改善了交易環境,有力的促進了二手車市場的規范發展。
2007年開始,中國二手車市場規模隨新車市場發展壯大,但市場分布零散,經營模式單一,二手車市場急需新活力;同時各地政府的限遷、限購等規定也進一步刺激了二手車市場發展;2011年,中國新車市場增速放緩,但二手車市場相對火爆,交易量增幅超過10%;2014年,互聯網二手車時代全面開啟,形成主流的二手車電商運營模式 。
中國的傳統二手車流通交易,主要包括二手車置換業務,二手車零售業務,二手車批發業務等,約有40%的二手車交易發生在二手車經銷商之間。傳統渠道交易鏈冗長、分散、效率低下。信用體系不健全,二手車在跨地域流通過程中經過多次轉手,不斷加價。
4s店可提供置換新車服務,二手車收購價格不具競爭力;經銷商收購價格較具競爭力,但不透明售后服務額外收費,全國約10W家經銷商。
中國二手車本地化交易占60%,電商平臺需要在各地駐派員工參與交易。
由于交易主體不同,交易鏈條可能縮短,但總流通利潤基本保持一致。
國內二手車電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二手車的流通鏈條較長也較為復雜,因而產生了多種模式的二手車平臺。目前toB競拍類平臺由于實現了批量交易,解決了二手車跨區域流通問題,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toB競拍過程中可以產生比較合理的價格,這也正是C2C平臺之所需,本地的買家更愿意用低于二手車市場的價格購買二手車,去中介化帶來的價格優勢可以讓C2C類平臺在本地的競爭中具有優勢。
根據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總結出國外發達國家二手車市場的現狀有以下特點:
在發達國家已成為“汽車社會”的今天,轎車已成為現代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對轎車的需求亦不同。部分中產階級及以上的消費者買車以新車為主,他們注重的是車輛的可靠性而非價格,一般至多用上四五年,在車輛的可靠性開始下降、意外故障逐漸增多時,他們就要換車了;而多數中產階級以下的消費者則以買二手車為主,主要出于使用成本較低的考慮。
二手車的價格一般只有新車的一半左右,而且這類車再使用2到4年性能仍然可靠,使用后的價值損失遠比購新車小得多。這樣的二手車用過后可能再次賣掉,這時車價只有新車的20%~30%,主要流向收入低或者沒有收入的學生手中。另外還有一些較舊的車價格更低,僅有新車價的5%~10%,購買這種二手車,雖然要花費一定維修費用,但總體上使用成本最低,很劃算。因此,在發達國家,二手車的總供應量略大于總需求量,二手車價格相對較低,以平衡市場供求量。
自從2006年,首家外資汽車延保企業進入中國以來,已經經歷了9個年頭。在最初的幾年中,由于國內市場對于汽車質保服務的不熟悉和不接受、外資汽車延保企業的水土不服,導致汽車質保行業發展緩慢。
2008年,主機廠開始開展汽車延長保修服務,以提升自身車輛的價值和贏利點。2009年,神龍汽車成為國內第一家開展汽車延保業務的汽車主機廠。但是,由于消費者對于汽車延保服務概念和理念的缺失,而主機廠又無法進行足夠的市場教育,讓消費者認識汽車延保服務,同時主機廠本身對于延保服務的認識不夠充分,對于風險的把控沒有足夠的經驗,最終還是沒能讓汽車延保服務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2009年起,我國二手車市場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第三方汽車延保服務商也在2010年開始進入市場,部分第三方延保服務商開始推出針對二手車的質保產品,他們擁有海外再保的支持,依靠海外再保機構龐大的數據支持,第三方延保服務商可以設計出更合理和更精準的質保產品,更好的控制風險。
同時他們利用自身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能夠建立其良好的維修網絡,提供更方便、更優質的售后服務。但是由于政策的不完善,市場的不規范,以及消費者對于質保和延保的不認知和不信任。二手車質保服務的發展依舊舉步維艱。
2012年,隨著國內汽車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新車和二手車交易額的巨大增長,眾多汽車主機廠、4S店集團、延保服務公司、保險公司開始開展汽車延保及二手車質保業務。2013年,汽車三包法的實施以及反壟斷政策的出臺,使汽車質保服務開始升溫,消費者對汽車保修服務的關注度不斷升溫,第三方汽車延保服務商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神州大地。
2014年,是汽車電商元年,二手車電商快速涌入市場,二手車市場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和高速的發展。政府及行業對于二手車市場政策的支持及體系的完善、電商對于二手車售后服務的迫切需求、消費者對于二手車質量保障的強烈關注、傳統二手車渠道對于誠信保障體系更加的關注,促使第三方汽車延保服務商也將重點轉向了二手車質保。
隨著近幾年二手車行業井噴式的發展,二手車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人們對于二手車的期望也越來越大,二手車的各方面服務的完善也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關注。
即二手車經銷商或電商平臺通過將二手車質保產品與二手車進行綁定銷售的形式。在這種形式中,第三方質保提供商負責設計研發二手車質保產品,將產品輸出給二手車經銷商及電商平臺。這個過程中,二手車經銷商或者電商平臺可以通過綁定的二手車質保服務提升車輛的價值,建立客戶對車輛以及對品牌的信任。另外,這種形式還可以解決電商平臺在線下服務環節的缺失,打造O2O閉環。這種形式也是目前國內最常見的二手車質保服務的存在形式。
在這樣的形式下,第三方質保服務提供商將承擔起重要的職責,包括一系列的專業管理工作,如控制欺詐行為、數據的累積和分析、報告并控制索賠風險、維修網點的建立和管理、標準化服務的建立、確保服務質量等;同時,還需要向二手車經銷商及電商平臺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包括經銷商培訓服務、電商平臺客服支持等。
目前二手車質保暫時還未全面鋪開。例如目前小型二手車市場普遍只是一個銷售點,售后維修受制于條件限制無法開展,保養維修就不從談起了,消費者買到二手車后,各種保養,維修等費用只能自己買單,遇到問題無法追溯。
而目前大型品牌二手車商有自己的售后維修隊伍,通過與第三方質保服務提供商合作,目前正積極實行二手車質保,少則3個月5000公里,多則一年兩萬公里質保,有的質保甚至包括免費保修,免費保養,免費工時費,免費年檢,免費道路救援等,品牌二手車行在售后方面的推廣讓人刮目相看。一年兩萬公里質保的推出正在突破行業局限走向更加完善的售后保障!
第三方質保服務商僅提供售后環節相應的服務,不涉及二手車質保服務的產品設計、銷售環節。在這種形式中,第三方質保服務商更多的是在幕后為二手車經銷商和電商平臺提供客服、維修等方面一系列的支持,包括客服培訓和管理、客服人員輸出、索賠判定、維修方案制定和實施等。第三方質保服務商維修網絡的建設和服務的專業性是二手車經銷商及電商平臺應當優先看重的。
根據數據統計,我國2014年汽車保有量為1.54億輛。結合圖6圖7我們可以得出車齡在3年到7年之間符合二手車質保服務車齡范圍的車輛數量約為6800萬輛。目前國內二手車質保的滲透率約為5%左右,若按照每輛二手車質保每年服務費1500元計算,則2014年二手車質保服務的市場規模超過50億元。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二手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二手車質保滲透率的提升,二手車質保服務的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
海外市場的數據顯示,平均每100輛3年車齡的汽車中,有55輛會發生故障, 已使用超過3年的車輛,每3輛中會有1輛出現圖7中某一種機械故障!而隨著車輛的使用年限增加,各個部件的故障率將不斷提升,車輛的維修成本也越高。而對于享受質保服務的車輛,數據顯示在質保服務周期內平均每輛車有4-5起賠付案件。
車況沒有保證很多車主購買二手車最擔心的就是二手車的質量,一些品牌二手車在宣傳方面也大力強調質量保障。二手車本身是否有保障,二手車質保如何保障車輛,就成了車主最關心的問題了。
由于缺乏經驗,必須在一些方面進行假設,例如產品定價、理賠額度、銷售覆蓋率、市場覆蓋率等。在數據方面,由于車輛信息及車主信息由不同的機構和部門分管,維修保養數據也因為經銷商的不開放政策得不到相應的了解,因此很難完整地掌握車況信息,這種車輛信息不公開不透明的情況在制約二手車質保服務的同時也是整個二手車行業的痛點。
特別是針對國產低端車型,這類車型缺乏相關的維修數據,無法測算關鍵參數,也就算不出質保產品的費用。二是進口高檔車型,這類車型的維修費用太高。
“井噴式”的行業增長,也導致了魚龍混雜的情況。過分注重資金流,而缺乏相應的風險把控措施、沒有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不具備故障判定和維修診斷的能力,不僅不能為車主提供很好的服務體驗,還會使二手車質保服務商背負巨大風險,未來產生的巨額理賠會讓企業無法承擔,也會讓車主得不到保障,對行業失去信心,制約行業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2、車輛購買二手質保服務時,已經脫離廠家保修期,則二手車質保服務起始日期為購買二手車質保服務的次日。
目前市場上二手車質保服務產品種類多樣,服務期限最短有7天或500公里的,最長有10年或20萬公里的。服務范圍由于各質保服務商對于列明部件的不同劃分及歸類,而產生較大的不同,但基本都以發動機、變速箱為主要部件,再添加其他部件組合成多部件保障產品。
《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這一國家標準的出臺,很好地彌補了我國長期以來缺乏統一規范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標準和方法的空白,也為二手車市場迎來了“透明”時代。《規范》的發布與實施,將有助于將被掩蓋的車輛技術狀況透明化,有助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助于解決二手車交易過程中信息不透明問題,同時也為二手車質保服務提供了有據可查的車況信息。
近年來,各大品牌二手車經銷商都各自推出了自己的認證檢測標準,在《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的標準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實現更多檢測項目,更標準的檢測流程、有些甚至提出了視頻錄像等更加直觀和嚴格的要求。各企業實體也正在積極建立自有的評估檢測體系,并大力推廣實行。電商平臺起初大多是通過和各大二手車檢測評估機構的合作,來確保車況信息的透明公開。
然而隨著資本的大量涌入以及互聯網競爭的日益激烈,部分電商平臺也建立起了自有的評估檢測體系。二手車質量保修是行業發展的一種進步,也是競爭促進的產物,品牌二手車的“殺手锏”,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提供這項服務。
在售后服務方面,針對二手車市場跨區域流通的特性、車主對于服務體驗的高度關注等因素。二手車質保服務商建立起了覆蓋范圍更廣的維修網絡,從一個城市到幾個城市,從幾個城市到一個省份。一些優秀的二手車質保服務商甚至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維修網絡,實現了車輛故障全國聯保。這一舉措也直擊電商平臺的痛點,龐大的線下服務網絡正式電商平臺打造O2O閉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如此,二手車質保服務商還需要對維修網絡進行有效的管理。
汽車延保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公眾對其的認知度已經較前兩年有較明顯的提升,據2014年汽車延保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9%的公眾對汽車延保有所了解。汽車延保行業發展仍然存在很大的推廣和開拓空間,公眾認知度越高,對于市場份額的幫助就越大。二手車經銷企業以及二手車質保服務商需要挖掘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各種形式改變消費者的傳統觀念,使消費者接受二手車質保,信任二手車質保。
展望未來,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穩步增長、互聯網電商的高速發展必定會加速二手車市場的發展。
屆時,龐大的二手車市場將加速二手車質保服務的發展,二手經銷企業需要建立自身的誠信,規范服務,二手車質保服務商唯有通過穩定的風險經營,增強自身的維修技術判定能力,建立龐大的維修網絡,并通過標準化體系規范售后服務質量,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建立良好的誠信體系,解決信息不透明問題,方能立于行業之中,在此過程中,政策監管的完善,行業數據規范和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