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德企在華汽車銷量或超歐盟
在華深耕多年的德國汽車制造商不斷提升其銷量規模,據預測,2015年德國品牌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將一舉超越其在歐盟國家的銷量。
中國車市提供增長動力
據德國媒體報道,在過去的2014年,德國汽車制造商在歐盟國家售出了466萬輛汽車,而在中國市場,售出了444萬輛汽車。
有關專家表示,預計2015年德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市場或將售出48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0%,將超過其在歐盟國家的銷量水平。
2009年,德國汽車制造商在華銷量占比還不足五分之一(18%),而現在,據研究,已經達到了32%。
中國經濟繁榮的最大受益者,是實施多品牌戰略的大眾汽車集團,其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在中國市場也表現不俗。
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已經占到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銷售總額的37%。而大眾核心品牌,又占到了50%。在寶馬和戴姆勒,這一比例分別是22%和17%。
2014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達到1970.06萬輛,同比增長近10%,這一增幅已經低于2013年。2013年中國乘用車銷量為1792.89萬輛,同比增長近16%。
盡管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勢頭放緩,但是,德國制造商依然能夠提高市場份額。具體來說,寶馬、戴姆勒和大眾3家德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乘用車市場,占據了22.5%的市場份額,同比提高了0.8個百分點。其中,大眾一馬當先,市場份額占到了18.7%。不過,德國汽車制造商在華銷量增速也有所下滑,從2013年的16%降至2014年的14%。
德國汽車制造商較早的進入了中國市場,并利用這一時間建立起非常良好的聲譽。中國的千人汽車擁有率依然較低,隨著收入的增長,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將有能力消費包括“德國汽車”在內的產品。
據預測,在2015年,中國市場仍將為德國汽車制造商的銷量增長提供重要驅動力量。當然,與此同時,因競爭加劇和中國自主品牌崛起等因素,德國汽車制造商未來在華銷量、利潤增幅都將達到一個較為正常的水平。
歐洲車市前景依然不明
2015年新年伊始德國汽車制造商在本土市場,實現了開門紅,幾乎均呈現同比增長的喜人態勢。
各大德國汽車制造商,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增長。來自國內的訂單明顯增加,與上年同期相比,德國客戶的訂購量同比增長了16%。
德國機動車輛管理局KBA(Kraftfahrt-Bundesamt)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德國新車登記數量達到21.13萬輛,同比增長了2.6%。然而,私人用戶購車比例下降,只占到31.2%。而在2014年1月份,這一數字為35.2%。
2015年1月份,德國境內的汽車制造商,幾乎全都實現了汽車銷量同比增長。只有福特的汽車銷量,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同比下滑,負增長14.1%。但是Smart、Mini品牌的汽車銷量猛增,同比增長32.5%和29.6%。保時捷品牌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18.5%。歐寶、大眾和奔馳的銷量增幅,也高于平均水平,分別同比增長9.2%、8.9%和6.5%,銷量達到13579輛、51692輛和20154輛。其中,大眾占據了德國市場24.5%的份額。
另外兩大豪華汽車制造商——奧迪和寶馬,其銷量則分別同比增長了1.1%和0.8%,銷量達到17752輛和16587輛。
2015年1月份,在德國市場上的外國品牌汽車當中,銷量增長最為明顯的是日本三菱品牌,達到2240輛,同比增加108.4 %。雷克薩斯品牌也同比增長101.6 %,但是其銷量仍然處在一個較低水平,只有129輛。
而捷豹和藍旗亞品牌2015年1月份在德國市場上的銷量,反而分別同比負增長38.8%和41 %。雪佛蘭品牌的銷量只有33輛,同比狂挫98.2%。
此外,2015年第1個月德國售出的汽車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是柴油車型(50.6%),汽油車型占到47.7%,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液化石油氣汽車只各占0.3%。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馬蒂亞斯?魏斯曼表示,雖然2015年德國車市開局不錯,但也不應對其評價過高。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不太穩定、車輛共享的理念興起、汽車使用期延長等因素都將負面作用于歐洲車市,對于德國汽車制造商來說,在新的一年,中國市場依然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