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千億級新能源車產業集群正形成
武漢正在形成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19日,武漢開發區一天簽約和開工動力電池、整車、研發三大新能源汽車項目,加上已開工落戶的東風、通用、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項目,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正快速向武漢集聚。
企業家:做汽車的一定要來武漢
“就像做金融的要去上海一樣,做汽車的一定要來武漢。”昨天在簽約儀式上,合肥國軒高科總經理方建華激情闡述了國軒高科動力鋰電池項目選擇武漢的理由。
國軒高科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能國內第一,全球排第四,將在武漢開發區漢南產業新城建生產及研發基地,年產2000輛新能源大巴和5萬輛小車的動力電池規模。
“我以前在創維的研發團隊,大多來自武漢的華科大和理工大,武漢像巨大磁鐵吸引我們做產業的人來到這里。”南京金龍客車董事長黃宏生介紹,南京金龍將在漢南產業新城建純電動客車整車生產、研發基地,項目投產后將達到年產1萬臺純電動公交、旅游、輕客、物流車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將達100億。
而昨天開工的武漢新能源汽車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由武漢開發區和武漢理工大聯合打造,總投資30億,從事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與生產,目標是建成國際一流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加上已開工落戶的東風、通用、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項目,武漢正在形成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唐良智:武漢揚帆風正勁
面對國內新能源領軍人物們對武漢的熱忱,市長唐良智以一句“中部崛起正當時,武漢揚帆風正勁”的話回應。唐良智稱,國家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戰略,產業、人才、區位等系列優勢正向武漢疊加,所以武漢正是發展與創業的大好時機。
21世紀宏觀研究院剛剛發布的今年一季度區域發展指數也印證了這一點。在這一指數中,中部領跑全國,湖北排名第一,其中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增長占比較高,武漢的工業倍增計劃貢獻不小。
昨天,在汽車感性塑料市場亞太地區占比第一的金發科技也簽約武漢,投資50億建新材料基地,國內唯一綜合型現貨商品交易所——渤海商交所簽約武漢建華中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