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高層大調整:陳志鑫升任總裁
在4月20日舉行的北京車展媒體日,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再次為自主乘用車“站臺“,或許這將是他最后一次以上汽集團董事長身份參加此類活動了,去年底他已經交出了黨委書記的職務,接替者正是他一手扶持的上汽集團總裁、副董事長陳虹,如不出意外,胡茂元今年將徹底退休,淡出汽車行業。
有人退場,就有人登場。4月28日,上海市委組織部發布了一份上海市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陳志鑫擬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這就坐實了“陳志鑫接替陳虹,陳虹換下胡茂元“的消息。
陳志鑫職業生涯的三個節點
與胡茂元晉升經歷相似,陳志鑫是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通過自己的奮斗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前上海大眾總經理,到如今以上汽乘用車掌舵人的身份開拓自主汽車業務。
關于此人有三個節點值得一提。2004年,陳志鑫接手正處于下跌態勢的上海大眾,通過一系列摧枯拉朽般的變革使得企業在經歷連續兩年業績下滑后止跌回升,并在2006年、2007年超額完成董事會下達的目標。
2007年,陳志鑫升任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兼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并操刀“上南合作“。眾所周知,當年的“上南合作“是迄今為止汽車行業涉及金額最大的合并,陳志鑫通過“五個統一“、用時一年完成一系列整合。
2009年年初,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陳志鑫出任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一職,上汽自主品牌在6年半時間實現了從零到年產銷23萬輛,成為國內自主品牌銷售增長速度最快的乘用車企業,距離贏利僅一步之遙。
自主業務兩次與贏利失之交臂
也就是這“一步之遙“時刻縈繞陳志鑫心頭,他在2012年提出的1000萬元目標和2013年提出的5000萬元贏利目標,均未順利完成,而2013年23萬輛的銷量正是上汽自主品牌的保本點,這意味著上汽乘用車哪怕再多賣一輛車都是贏利的。
上汽自主品牌未能順利完成目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投入大,二是規模效應仍有待提高。為此,陳志鑫將2014年銷量目標鎖定為保底26萬輛,爭取28萬輛。其中出口要達到1.5萬輛,公司要完成包括降低成本、擴大市場、提升品牌等30多項工作。
根據上汽集團規劃,上汽自主板塊仍會加大投入,“十二五“末累計投資450億元,打造完成七大平臺,完成十幾款新車的投放。長期的巨額研發投資效應已經顯現,在本次北京車展上,上汽展出了新一代動力總成“CUBE-TECH“,使得上汽乘用車成為國內首家在動力總成、混合動力、純電動三大領域均擁有全球領先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品牌車企。
或許正是上汽乘用車近年來銷售持續增長,再加上新一代動力總成的“臨門一腳“,陳志鑫才實至名歸擬升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