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自在在线,欧洲精品在线一区,亚洲成人网av

協會資訊

廣州停車場收費或將大幅上漲 改為15分鐘計費

時間: 2012-01-01      來源:
作者:

住宅停車最高可能漲300%、咪表停車最高可能漲150%、商場停車最高可能漲100%。盡管此前市物價局對本月的停車費調整聽證“打過預防針”,但漲幅如此之大還是讓人大跌眼鏡。根據南都記者日前獲得的一份廣州市物價局報送市政府的《廣州市優化調整停車場差別化收費方案》(注:此為上報市政府方案,不一定是最終公布的聽證方案),全市各種停車收費將大幅上漲。

兩套方案收費均大幅上漲

方案稱,調整停車費是為了“配合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而“提高中心城區停車成本”是調整停車收費標準的首要思路,通過價格杠桿的作用,引導個體車輛盡可能選擇城市外圍停放,引導市民盡可能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為此該方案特意制作了漲價方案一和漲價方案二,兩套方案的共同點都是停車費大幅上漲,不同點是商業和住宅停車漲價幅度的搭配不同:方案一是“商業停車場最高漲幅60%”加“住宅漲幅最高300%”;而方案二是“商業停車場最高漲幅100%”加“住宅不漲”。

改為“15分鐘”計費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方案還提出將目前按“每小時”或“半小時”計費方式調整為“15分鐘”計費,縮短計時標準是為加快停車位周轉、提高車位使用效率;同時擴大和調整了目前停車費一二三類地區的劃分標準。

按照上述漲價方案,無論是方案一還是方案二,以普通車主日常既需要住宅停車又需要商業停車計算,至少停車費負擔都要增加50%,最高則可能增加100%。

該方案還首次公布了2011年和2012年廣州市各類停車場經營成本的監審報告,不過只有最終的成本數據,具體各項成本的組成和數據來源欠奉,這也使得市民無從對比自己的繳費和停車成本,無法獲知停車場經營者的真實利潤。

聽證會本月下旬舉行

遍布廣州街頭的4 .5萬個路內咪表停車位收費也將大增,最低增幅為80%,最高增幅150%,由于目前這些車位由兩家公司通過投標,和政府簽訂合同運營,因此預計本次漲價將使這兩家公司的收入大幅增加。不過方案也表示,政府會視漲價幅度提高這兩家公司上繳財政的運營費比例,具體提高比例另外確定。

按照此前的計劃,廣州市優化調整停車場差別化收費方案聽證會將于本月下旬舉行,目前聽證代表報名工作已完成,屆時廣州市物價局將公開停車費漲價的“聽證會版本”,它和本次南都記者獲得的“送市政府版本”具體有多大差異也將到那時揭曉。

收費標準仔細看

咪表車位最貴24小時176元

調整后的商業停車場收費,方案一白天(8:00-22:00)收費每15分鐘4元/輛,24小時限價128元,比現行標準漲價60%,方案二白天收費每15分鐘5元/輛,24小時限價160元,比現行標準漲1倍。

咪表車位(即路內車位)漲價后最貴。以一類地區為例,調價方案一白天(8:00-22:00)收費每15分鐘4.5元/輛,24小時限價144元,比現行標準漲80%,方案二白天收費每15分鐘5.5元/輛,24小時限價176元,比現行標準漲1.2倍。

其他非建筑物配套停車場(即公共露天停車場)收費也將上調。調價方案一的一類地區收費每15分鐘2元/輛,12小時限價24元,比現行標準漲價167%,二類地區收費漲幅達2倍;方案二的一類和二類地區收費調整后,均比現行標準漲價3倍。

據方案一,車主在商業停車場支出最高增加60%,在咪表車位支出最高增加80%,在其他非建筑配套停車場支出最高增200%;據方案二,車主在商業停車場支出增加1倍,在咪表車位最高增加1.5倍,在其他非建筑配套停車場最高增加3倍。

住宅區停車費最高漲三倍

方案提出,2004年為解決“停車貴”問題,廣州市物價局下調了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標準并沿用至今,近十年隨著廣州交通狀況發展,“停車貴”已轉變為“停車難”;由于人員工資、經營費用等提高,為合理彌補經營成本,吸引投資者配建停車場,方案一提出適當提高住宅區停車收費,方案二則不調整住宅停車費。

調價方案一的一類地區住宅室內停車場小車收費標準為每15分鐘1.5元/輛,12小時限價18元/輛,月保500元/輛;露天停車場每15分鐘1元/輛,12小時限價12元/輛,月保300元/輛,最高漲幅達三倍。如按此調整,車主在住宅區停車場支出將分別比現在增加140%和300%。

中心城區均為一類地區

方案劃分停車收費一、二、三類地區。其中,一類地區包括中心城區和白云新城片區,交通運行狀況處于“中等擁堵”等級。

新劃分的二類地區包括中心城區周邊道路以及黃埔、番禺等區域,該區域屬于“輕度擁堵”等級;除一、二類地區以外的區域為三類地區。

記者對比發現,新劃分的中心城區范圍基本涵蓋現行標準的一、二類地區。按送政府版本方案,現行二類地區停車收費標準將“兩級跳”上升至新的一類收費水平。如商業停車場,現二類地區為白天4元半小時,劃歸為一類地區后,調價方案一的新收費標準為每15分鐘4.5元/輛,漲幅125%,方案二每15分鐘5元/輛,漲幅150%。也就是說,現時常在二類地區停車的車主,今后停車支出將增加更多。

新增換乘停車場

在五大類停車場中,換乘停車場是新設置的類型。

中心城區外圍的換乘停車場收費標準較低,吸引市民在城區外圍停車后換乘公共交通進入中心城區。換乘停車場的設置應與公交、地鐵、公共自行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相配套。

換乘停車場收費標準三類地區統一價,調價方案一為小車每15分鐘1元/輛,12小時限價12元/輛,月保400元/輛;方案二臨保定價與方案一一致,月保為500元/輛。

追問

●漲停車費是否真能治堵

漲價治堵,但車主實際仍有停車需求,尤其是住宅和部分商業寫字樓,漲價對緩解中心城區堵車成效會有多大?是否能抑制停車需求?

該方案認為,車主用車成本增加將有利于鼓勵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中心城區機動車出行量,達到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但令人玩味的是,方案最后卻指出“通過提高停車收費標準對治堵的效果有限”。城市交通必須綜合治理才有良好成效,提高停車收費標準只是城市交通綜合治理的措施之一,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同時會引起社會各界爭議。

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交通運輸委的統計,大幅提高停車收費標準后的兩個月內,動態交通流量下降約13%,但從第3個月開始動態交通流量有所反彈,調解效果消退。

在該方案中,只提到價格調整,沒有提政策的績效評價標準,停車費漲價了,但漲價是否會達到緩解停車難,緩解交通擁堵的目的?廣州市社科院城市管理所所長黃石鼎認為,目前政府出臺的行政管理政策中普遍缺乏績效評價的部分,在無法預計效果的前提下就推出某項政策的做法也有欠科學。他建議物價部門或者統計部門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先行對私家車主的出行方式做調查,明確有多少車主在停車費漲價之后會調整出行方式。

●停車費上漲誰最受益

《廣州市機動車停放保管服務經營成本監審報告》公布2010至2012年度三類地區的室內、露天、路內(即咪表)、內街內巷等四類停車場服務成本,但監審報告并未提及停車場企業是否虧本。

可以肯定的是,停車收費調整后,各類型停車場在標準車位建筑面積、車位數量、有效停放利用率等指標不變的情況下,經營收入將大幅增加。

增收的錢是給停車場和政府“創收”,還是惠及車主,關鍵是看資金的用處,因漲價而增加的收入是否用于建設公共停車場。方案中只提到咪表停車位收入將上繳市財政作為經營權有償使用費,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公共停車場的建設。但目前咪表公司每年上繳財政的費用和財政用于建設停車場的費用仍不透明,公眾無法監督這本賬。

而對于其他類型停車場增加的收入用處,該方案并未提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游戏| 岑溪市| 钟山县| 象山县| 莆田市| 宁化县| 乐陵市| 宜黄县| 丰城市| 鹿邑县| 扎囊县| 文成县| 万山特区| 彭阳县| 沅江市| 巴楚县| 安龙县| 扶绥县| 清徐县| 边坝县| 哈巴河县| 康定县| 平泉县| 霍邱县| 广饶县| 双柏县| 盘山县| 怀集县| 永川市| 宜兰市| 甘谷县| 军事| 得荣县| 定结县| 兴义市| 六枝特区| 东源县| 平和县| 巫溪县|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