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自主品牌鬧分網銷售現在應該告一段落了。
回顧比亞迪
2010年曾經的分網: A1網銷售F3、F6、F3DM、F6DM、F8、M6、S6等車型;A2網銷售F0、F3R、F8、L3、M6、Y6等車型;A3網銷售F3R、F8、G3、G6、M6、T6等車型。當時《中國工業報》發表文章稱:這樣的分網必將失敗。并且指出:品牌都是BYD,而所謂的F3、F3R、F6、F0不過是一個品牌下的產品名稱,而不是品牌,也不具備品牌的獨立性,產品同質化嚴重。F3和F3R的底盤和發動機完全一樣,只是款型不一樣;G3與F3在底盤和發動機方面也是一樣的,只是G3的軸距比F3略長一點;L3與F3使用的底盤一樣,只是發動機排量加大了,變速箱多了CVT的選擇。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相信消費者稍加對比就能看出,比亞迪各個產品間的技術差異到底有多大。這點差異是否能夠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產品地位的差別,進而形成“品牌”地位的差異?如果不存在,那么分網的結果只是加劇了比亞迪各個網絡之間的競爭。不幸言重,時隔一年之后(2011年)的8月份,比亞迪系統就把營銷分部取消,所有網絡的經銷商都向一個部門匯報,分網又并,渠道網絡呈現一片亂象。營銷最早實行分網銷售的奇瑞,最近有文章稱:“奇瑞1/3網絡面臨調整,廣州只剩1家經銷商,與奇瑞交好10年多、擁有大量售后客戶的梅花園店退網,讓人匪夷所思,廣州的奇瑞正式授權的只有位于白云大道北嘉德汽車城內的保瑞4S店”。奇瑞曾擁有讓外界迷糊的網絡體系,銷售“QQ”、“A3”、“瑞虎”等的事業部,對經銷商有15種授權模式,結果造成亂象重生,有經銷商抱怨:“市場亂了,心也寒了”。有消息稱:從今年開始奇瑞改弦易轍,開始“一個品牌、一個體系、一個標準”的經銷商授權模式,把折騰了一遍的網絡再折騰回來,希望能夠有所起色。
吉利也實行了分網、分品牌銷售,不足50萬輛的產量卻建立了全球鷹、英倫、帝豪三大品牌事業部,讓人眼花繚亂,消費者更覺得莫名其妙。但今年也和奇瑞一樣,“回歸一個吉利”的行動,將 “GEELY”品牌作為公司的母品牌,并采用全新的品牌LOGO,而帝豪、全球鷹和英倫3個原有的品牌名稱則完全消失或者轉變為產品序列,重新進行布局品牌戰略。
其實,分網是由于大型跨國公司在擴張中兼并了其他品牌,而各個品牌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品牌定位。因此,跨國公司會保留原品牌的銷售渠道,采用分網的模式。比如大眾集團下面的大眾品牌、奧迪品牌、保時捷品牌、蘭博基尼品牌等,均有獨立的網絡。從大眾分立的品牌可以看出,各種品牌都有不同的市場定位,有著不同的檔次和個性,需要互不干擾的分網銷售。而我國自主品牌這些年鬧的分網銷售,削弱了經銷商的盈利能力,迷惑了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制約了主機廠自己的發展,純屬折騰。
曾在一次會議上有某主機廠分管營銷渠道的負責人說:“不能讓經銷商活得太好了。”這或許是許多汽車品牌廠家的心聲?才有了這些年來分網與并網的折騰。在損害經銷商利益的同時,也造成了主機廠自身利益的損害,損人不利己。
經銷商渠道是汽車品牌的血管,主機廠是心臟。當血管出現毛病,出現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病癥,將直接誘發心臟的毛病,出現冠心病、心絞痛,嚴重時會出現心肌梗死。讓血管健康是保證血液質量和身體健康的重中之重。讓血管不舒服,心臟也不會舒服。生產廠家要為經銷商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讓經銷商獲得強大的生命力,使品牌得到一顆健康的心臟而得到良性發展。若要折騰經銷商,其結果也是折騰廠家自己,有經銷商稱: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當前,汽車市場聚合發展已經成為潮流,汽車服務貿易企業聚集,發揮集群效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互相依存、扎堆取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已經出現汽車品牌專賣店集群、汽車超市、汽車品牌城市展廳集群、網上銷售等等眾多汽車銷售的商業形態,發揮出商業聚集的巨大效能,成為消費熱點。品牌專賣店,也在向經銷商集團聚集,投資單一品牌專賣店的企業,由于抗風險能力弱,要么繼續申請更多品牌,成長為經銷商集團;要么就把專賣店出售給經銷商集團。集約發展,優勢明顯。集約,已經成為汽車服務貿易業商業形態發展的主流;分散,已經被現代商業擯棄或將被淘汰。
消費者若要購買“瑞虎”,會習慣性地去奇瑞專賣店,如若在店里看到的都是QQ,那么這位消費者一則會去別的專賣店選擇別的品牌,再則也可能去瑞虎專賣店。若要打造“瑞虎”單一的品牌形象,一是靠時間,一是靠金錢。要花大力氣去鑄就一個新市場,要用大代價去積淀一個新的品牌文化形象。更重要的是順應市場規律,急功近利不行,靠想象更不行。是并網,抑或分網,必須由市場說了算。如果“路虎”品牌不是獨立運行,而非要加在印度的塔塔名下,估計不會取得現在的業績;若把“途銳”獨立于“大眾”之外,那它需要什么樣代價也更是難以想象。經營者要尊重市場,只靠想象和預測,難免出現偏差,賣車才是硬道理。廠家希望靠品牌凝聚經銷商的力量,但對經銷商而言,不掙錢的品牌是沒有“忠誠度”的。
自主品牌分網行動紛紛以失敗告終,希望以后不再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