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開展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 繼續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

“十四五”GDP增長新表述為五年規劃史上首次
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而在“十四五”時期,規劃綱要草案并未設定具體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對于今年經濟增長目標、CPI、就業等指標,寧吉喆表示,在宏觀政策的支持下,在市場主體的努力下,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是有把握實現的。
寧吉喆強調了六方面措施,包括保持宏觀政策必要支持力度、繼續實施惠企紓困政策、用好改革政策、明確科技發展和產業政策導向、注重需求側管理以及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等。
“十四五”為什么沒有設定經濟增長目標?胡祖才向媒體解釋,GDP歷來是最具綜合性、也最受大家關注的指標。綱要草案將GDP作為主要指標予以保留,同時將指標值設定為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這種表述方式在五年規劃史上還是首次。
他進一步表示,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能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更不能為了經濟增長不顧質量效益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后果;但另一方面,實現現代化也需要合理的增長,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綱要草案的處理方式有效兼顧了這兩方面需求。
經濟增長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隱含定量表述,并不意味著不要GDP增速,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蘊含著未來15年我國GDP增速需要保持在合理區間。
擴大大宗商品等消費 發展服務消費
當前,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夠牢固,居民消費仍受到制約,去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下降4%,低于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的實際增速,這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接觸性聚集性消費受到制約。
寧吉喆表示,當前仍要深入挖掘消費潛力,尤其要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促進居民消費的工作,還要著力擴大商品消費包括大宗商品消費、服務消費、健康消費、信息消費、網絡消費、綠色消費。
“在汽車方面,要開展汽車下鄉和汽車以舊換新,引導一些地方和城市繼續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和增加指標。”寧吉喆說。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已經達到145.6萬輛,比上年增長17.3%。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要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發展健康、文化、旅游、體育等服務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