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引起業內廣泛關注。此次《指導意見》對車險市場究竟帶來了什么影響,對消費者又意味著什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兼金融分會秘書長宋濤先生對此次保險費改新政的出臺進行了解讀:2019年我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占財險保費的63%。車險長期以來是財險領域第一大業務。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實現車險高質量發展為背景,《指導意見》應運而生。《指導意見》的基本原則:一是市場決定,監管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車險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大限度減少監管對車險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改進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加大整治市場秩序力度,提高準備金等監管有效性,強化償付能力監管剛性約束。二是健全機制,優化結構。加大車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健全以市場為導向、以風險為基礎的車險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優化條款責任,理順價格成本結構,科學厘定基準費率,引導市場費率更加合理,促進各險種各車型各區域車險價格與風險更加匹配。三是提升保障,改進服務。不斷豐富車險產品,優化示范產品,支持差異化產品創新。規范險類險種,擴大保障范圍和保障額度,改進車險服務,提升車險經營效率和服務能力,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四是簡政放權,協調推進。深化“放管服”改革,穩步放開前端產品和服務準入,提升微觀主體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市場活力。把有利于消費者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把握好改革的時機、節奏和力度,防止大起大落,促進市場穩定。《指導意見》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目標,具體包括:市場化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建立、保障責任優化、產品服務豐富、附加費用合理、市場體系健全、市場競爭有序、經營效益提升、車險高質量發展等。短期內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階段性目標。消費者將真真切切感受到以下改革紅利: 一是交強險責任限額大幅提升。有責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0.2萬元不變;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二是商車險保險責任更加全面。新的機動車示范產品的車損險主險保險責任增加了機動車全車盜搶、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等保險責任,刪除了事故責任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免賠率等免賠約定,刪除了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車險保障服務。 三是商車險產品更為豐富。增加了駕乘人員意外險產品,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內容的車險增值服務特約條款,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規范和豐富的車險產品及服務。 四是商車險價格更加科學合理。保險業根據市場實際風險情況,重新測算了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同時,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車險產品費率與風險水平更加匹配。 五是車險產品市場化水平更高。逐步放開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第一步將自主定價系數范圍確定為[0.65-1.35],第二步適時完全放開自主定價系數的范圍。 六是無賠款優待系數進一步優化。改革實施后,商車險無賠款優待系數將考慮賠付記錄的范圍由前1年擴大到前3年,對于偶然賠付消費者的費率上調幅度將降低。《指導意見》在進一步規范市場的基礎上,對經銷商保險及事故車業務的經營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加之最近其它相關監管政策的密集頒布,如果經銷商的經營管理者們理解不到位,應對不及時,極易引發經營方面的問題。一是經銷商作為保險事故車輛維修的主體,如何順應新規要求與保險公司一起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高客戶服務效率,增強客戶服務粘性成為眾多汽車4S店面臨的主要課題。二是與保險公司保費和事故車維修兩大合作板塊,原有的簡單置換型合作模式預計將受到沖擊,隨著監管要求的逐步落地以及保險公司自身經營管理的需要,保險公司將更加注重在事故車理賠階段的管理,考慮未來的上下游協作新需求和市場競爭加劇,現有的一些傳統做法或將被新的商業模式所取代,這就對經銷商事故車業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精細化要求,未來必須關注“合規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業務轉型發展。三是監管部門強化中介監管,加強行業自律,要求經銷商銷售車險業務必須合規經營,持證上崗。近期,銀保監會及地方銀保監局出臺一系列加強車險改革的政策及征求意見稿,不難看出,監管部門對治理車險亂象的決心。宋濤秘書長再次呼吁,汽車經銷商作為國民支柱產業——汽車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主體,全行業資產規模已超千億。作為主機廠授權的汽車銷售服務企業,合規經營、服務客戶是每一個汽車經銷商立足之根本。此次車險費改,在幫助經銷商加強規范管理,實現永續經營的同時,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全方位的服務供給,更高標準的服務質量,從而保護消費者權益。這將是史無前例,影響深遠的一次改革。協會將持續密切關注,積極溝通協調為行業發聲,同時也鼓勵經銷商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為尋找面向未來的發展新動能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