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報廢首批18輛“黃標車”
在鐵棒、榔頭、切割機的連番“攻擊”下,合肥市首批報廢的18輛“黃標車”被分解。26日,合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帶頭對報廢“黃標車”進行集中銷毀。
下午2點,合肥市廬陽工業園區的車輛拆解廠內,18輛貼著黃色環保標志的汽車一字排開,停放在廣場上。工人們先將車輛引擎蓋切割拆除后,再用鐵棒、榔頭猛擊車身,“黃標車”被逐一拆解,一次性報廢。
“這是合肥市‘四大班子’和機關事務管理局所有的‘黃標車’,也是合肥市報廢的首批黃標車。”市環保局局長王斌透露, 1輛“黃標車”相當于28輛國IV車的污染物排放量,根據合肥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要求,從今年起,合肥將逐步推進“黃標車”限行、報廢。
今年6月1日之前,合肥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的千余輛“黃標車”將全部報廢;年底前,省直所有單位的“黃標車”全部報廢;到2015年底,合肥市所有“黃標車”都將報廢,不再允許上路。
據統計,目前合肥市約有6萬輛“黃標車”,除部分單位用車、公交車外,其余“黃標車”皆屬私人。對此,王斌表示,將采取限行、獎補的方式,執行社會“黃標車”報廢。
“從今年7月1日起,合肥市一環路內24小時限行黃標車,2015年7月1日起二環路以內禁行。到2016年7月1日,將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禁行。”王斌說,當全市限行“黃標車”后,意味著車主必須辦理車輛報廢。
同時,市民報廢“黃標車”,還將予以一定的補償或獎勵。“比如報廢黃標車后再更換純電動汽車,車主可以享受一定金額的補貼或者折扣。”王斌介紹,相關獎補政策還在研究制定中,不排除現金獎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