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周度快報:(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
一、二手車周度交易走勢
注:交易量按5個工作日計算
新年伊始,二手車市場保持旺季交易水平,日均交易量達到6.57萬輛。與上一周相比,交易量下降了6.54%,但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顯示出市場依然穩健。
本周市場客流量保持相對穩定,未出現顯著的波動情況。這一現象的背后,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元旦假期恰好位于周中,且僅有一天的時間,這使得消費者難以充分利用假期進行大規模的購車活動。相較于長假期,短假期對于汽車這種大額消費品的購買決策影響有限,因此未能形成明顯的假日經濟效應,對市場交易量的提振作用也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回顧去年12月份,二手車市場經歷了逐周的高增長態勢。這一時期的強勁表現,部分得益于年底前的購車熱潮以及置換用戶的積極參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部分置換用戶的需求逐漸得到滿足,市場熱度也隨之逐漸回歸常態。因此,在本周的市場中,置換用戶的數量有所減少,這也進一步導致了市場交易量的相對穩定。
政策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該通知進一步擴大了補貼范圍,并加大了補貼力度,這一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刺激二手車市場的置換需求,促進汽車消費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展望2025年,市場環境將持續復雜多變,對企業提出更高要求。企業需敏銳捕捉市場動態,緊跟政策步伐,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同時,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以精準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通過加強市場調研和分析,準確把握市場趨勢,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企業唯有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前行,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二、二手車周度區域分析
本周,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整體呈現明顯下滑趨勢。其中,華北、華東和西北三個地區的市場降幅較為顯著,均超出了本周的平均降幅水平。相比之下,東北地區的降幅則相對較小。
具體來看,華東地區本周二手車日均交易量為1.93萬輛,與上周相比下降了7.62%。從各主要城市的表現來看,合肥、廈門、南通、南昌、溫州、金華等地的交易量降幅均超過了20%,市場表現較為疲軟。而上海作為華東地區的經濟樞紐,其交易量降幅更是達到了30%以上,市場需求明顯減弱。值得一提的是,臨沂和濟寧本周市場表現突出,交易量較上周均實現了約10%的增長。
華北地區二手車日均交易量為0.24萬輛,環比上周下降了8.6%。本周,北京、廊坊、天津、太原、赤峰等地的交易量均出現顯著下滑。太原市場的降幅最為突出,日均降幅接近30%;廊坊和赤峰市場的降幅也均超過了20%;而北京作為華北地區的核心城市,其交易量降幅也超過了15%。相比之下,石家莊市場表現較為穩健,交易量較上周出現了5%左右的增長。
東北地區二手車日均交易量為0.22萬輛,環比下降4.48%。市場整體略顯疲軟。從主要城市來看,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地的二手車交易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大連本周交易量下降了4.7%,長春下降了7%,而哈爾濱本月的降幅則接近10%。
西南地區二手車日均交易量為1.36萬輛,環比下降5.42%,近兩周市場需求持續轉弱。從主要城市來看,昆明本周市場出現明顯下降,交易量下降了22%。貴陽市場本周降幅接近20%。拉薩環比下降了18.8%。重慶本周降幅相對較小,交易量環比下降了6.7%。然而,成都本周市場表現較為突出,環比漲幅達到20%。
中南地區二手車日均交易量為2.71萬輛,環比上周下降了6.06%。從主要城市表現來看,廣州、南寧、焦作、海口等地二手車交易量均有比較明顯的下降。其中,廣州和南寧的環比降幅均超10%,市場需求下滑較快;海口、焦作的環比降幅更是達到了25%左右。相比之下,武漢本周市場表現強勁,環比漲幅接近20%。
西北地區二手車日均交易量為0.11萬輛,環比上周下降了8.08%。具體從主要的城市表現上看,蘭州、榆林、吳忠、西寧、西安等地本周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榆林市場降幅最為明顯,環比下降了24%;吳忠、西安本周降幅也達20%;蘭州和西寧市場則分別下降了15.7%和11.3%。
更多分析報告請關注:中國汽車流通信息產品平臺。